金属平台及混凝土平台、地坪防腐施工工艺与质量保障方案

金属平台及混凝土平台、地坪防腐施工工艺与质量保障方案

一、金属平台防腐施工工艺及要点

核心目标:通过精准表面处理与适配涂料施工,形成致密防护层,抵御各类腐蚀介质侵蚀。

1. 表面处理(关键前提)

◦ 采用喷砂(Sa2.5级标准)或机械打磨,彻底清除表面锈迹、氧化皮、旧涂层等附着物,露出均匀金属本色。

◦ 处理后立即清扫并吸尘,确保表面无粉尘、油污、水分(湿度≤85%)等杂质,避免影响涂层附着力。

2. 涂料施工(适配场景)

◦ 干燥表面:选用狄林Dilin441涂料,涂刷2遍,用量约3-4㎡/kg。前一遍表干后(约2小时),轻微打磨并清理粉尘,增强层间结合力后再涂下一遍。

◦ 潮湿表面:直接采用狄林Dilin8050涂料,施工流程同上,无需额外干燥处理,适配带水、高湿环境。

质量控制点:

• 表面处理达标是防腐效果的基础,漏除的锈迹或杂质会成为后期腐蚀的起点。

• 层间打磨不可省略,确保涂层间“无缝衔接”,避免分层脱落。

金属平台及混凝土平台、地坪防腐施工工艺与质量保障方案

二、混凝土平台及地坪防腐施工工艺及要点

核心目标:封闭混凝土孔隙、修复基层缺陷,形成兼具耐腐、耐磨、抗渗透的整体防护层。

1. 表面处理(基层强化)

◦ 机械打磨去除表面浮灰、疏松层、水泥疙瘩,露出坚实基层;吸尘清除残留粉尘,确保表面干燥(含水率≤6%)、平整。

展开全文

2. 底涂与找平(防返潮+平整度保障)

◦ 先涂刷6716混凝土封闭底涂,深度渗透基层孔隙,阻断潮气上升通道,防止后期返潮起沙。

◦ 待底涂实干后,用6716涂料加石英砂混合刮涂,填补表面坑洼、裂缝,形成平整过渡层,厚度根据缺陷程度调整(一般1-2mm)。

3. 二次处理(面涂基础准备)

◦ 找平层完全干燥后(约24小时),打磨至表面光滑,再次吸尘清理,确保面涂施工基面无粉尘、无凸起。

4. 面涂施工(场景适配)

◦ 方案一(耐氢氟酸/重氟环境):涂刷狄林Dilin441涂料2-3遍,用量0.5-1kg/㎡,每遍表干后轻微打磨,增强致密性。

◦ 方案二(耐磨+重腐蚀环境):选用狄林Dilin975涂料,用量0.8-1kg/㎡,施工流程同上,提升表面抗冲击与耐磨性能。

◦ 潮湿地坪/围堰:直接打磨清理后,涂刷狄林Dilin8050涂料,无需干燥处理,适配持续潮湿场景。

质量控制点:

• 底涂必须完全渗透封闭,否则基层潮气会导致涂层起泡脱落。

• 找平层打磨后的平整度直接影响面涂外观与防腐效果,需确保无明显凹凸。

金属平台及混凝土平台、地坪防腐施工工艺与质量保障方案

三、整体效果保障措施

1. 材料适配性:根据基层干湿状态、腐蚀介质类型(如氢氟酸、重盐雾等)选择对应型号涂料,避免“错配”导致防护失效。

2. 施工环境控制:露天施工需避开雨雪、大风天气(风速≥5级易导致粉尘附着),温度低于5℃时适当延长表干时间,避免涂层冻裂。

3. 涂层养护:施工完成后24小时内避免踩踏,7天内避免接触腐蚀性介质,确保涂层完全固化形成最佳防护性能。

4. 验收标准:最终涂层应均匀无漏涂、无气泡、无针孔,附着力测试≥5MPa(划格法),满足长期耐腐(5年以上)要求。

通过严格遵循上述工艺,结合狄林蜡性胶体重防腐涂料的分子级渗透与三维网状防护特性,可确保金属及混凝土基层在强酸、强碱、高盐、高湿等极端环境下实现长效防腐,显著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