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银行洛阳分行以案说险:脱离平台交易 藏风险 警惕“李鬼”商家设陷阱
案例详情
2025年7月5日22时许,市民张某报警称,其在某购物APP浏览批发电视信息后,一名自称商家的人来电,准确知晓其购物需求,要求添加微信沟通,并发送“XX 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以证明“资质”,张某信以为真,便在微信上与对方达成购买500台电视的意向,随后向对方提供的个人账户转入20万元。然而,对方很快通过柜面取走现金后便彻底失联,张某这才意识到被骗。
风险点剖析
1. 信息泄露致精准诈骗:骗子能精准掌握张某的浏览记录和购物需求,说明其个人信息可能在网络浏览中被泄露,为骗子实施“量身定制”的诈骗提供了便利。
2. 脱离平台交易无保障:张某被诱导至微信沟通并交易,脱离了购物平台的担保机制。正规平台的支付流程会对资金进行监管,而私下转账至个人账户,资金直接进入骗子口袋,一旦出现问题,平台难以介入维权。
3. 轻信虚假资质酿损失:骗子伪造知名公司营业执照,利用消费者对大企业的信任降低警惕。但张某未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渠道核实资质真伪,直接相信对方,为后续被骗埋下隐患。
4. 个人账户转账风险高:对方要求转账至个人账户,而非公司对公账户,本身就不符合正规企业的交易流程。且骗子通过柜面取现后难以追踪,进一步增加了资金迫回的难度。
防范小贴士:
1. 严守平台交易底线:无论对方如何花言巧语,坚持在正规电商平台内完成沟通、下单和支付,不轻易转入微信QQ等私下渠道。平台的担保机制是资金安全的重要屏障。
2. 核实资质务必官方:对商家提供的营业执照、资质证明,务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查查”“天眼查”等权威渠道查询,确认企业是否真实存在、经营状态是否正常,警惕伪造证件。
3. 警惕个人账户收款:正规企业交易通常使用对公账户,要求转入个人账户时需高度警惕,可要求对方提供对公账户,若对方拒绝,极可能是诈骗。
4. 大额交易多留心眼:大额转账前,可通过企业官网查询官方联系方式进行二次核实,或要求签订正规合同,避免仅凭聊天记录就仓促转账。
5. 及时止损留存证据:一旦发现被骗,立即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对方账户信息等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并联系银行尝试冻结账户,为迫回资金争取时间。
网络交易中,任何脱离常规流程的要求都可能是陷阱。
消费者需时刻绷紧防范之弦,不贪便利、不轻信、不盲从,才能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