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江苏海洋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 王 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江苏,作为濒临黄海与东海的省份,其漫长的海岸线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海洋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引领,推动江苏海洋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不仅能为大学生精神世界增添海洋的力量,还能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有效落实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深刻认识江苏海洋文化赋能思政教育的“大价值”

要深刻认识到江苏海洋文化对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的价值。江苏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育人素材。思政教师可结合相关专题教学,以案例分析、主题讨论、视频展播等形式,将江苏海洋文化的历史脉络、发展成就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增强学生对建设海洋强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海洋学相关的专业课教师,可将江苏海洋文化作为课程思政的有效资源,纳入到专业课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江苏海洋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常态化机制。要充分认识到江苏海洋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上的价值。高校要不断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与当地海洋博物馆、海洋水产研究院等单位强化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参观调研、开展主题研讨、传播海洋文化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江苏海洋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激发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深刻认识到海洋文化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价值。推动江苏海洋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能培养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广阔的国际视野。海洋文化中的创新思维,有助于激发学生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海洋文化强调的和谐共生理念,有助于塑造学生尊重自然、协同合作的价值观。

有效利用江苏海洋文化赋能思政教育的“大资源”

一是充分挖掘江苏海洋文化资源的思政元素。江苏海洋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海洋人文风俗、海洋创新产业等。高校应鼓励教师深度挖掘江苏海洋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可以将盐城的四色海洋文化、连云港的摩崖石刻文化、南通的江海文化等海洋文化资源,纳入思政课教学资源库,为思政教育教学储备资源,让思政教育教学变得更有厚度。二是加强对江苏海洋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思政教师可以将海洋文化元素整合融入到《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思政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海洋文化在建设海洋强国和文化强国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同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打造海洋特色课程,开设诸如《海洋文化》《海洋经济》《海洋生态》等海洋文化通识课程,以此增强学生的海洋文化综合素养。三是加强江苏海洋文化资源利用的顶层设计。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在校园内建设具有江苏海洋文化的景观和设施,营造浓郁的海洋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海洋文化的熏陶。同时,相关高校要注重挖掘和保护海洋文化遗产,把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效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对海洋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意识。

充分拓展江苏海洋文化赋能思政教育的“大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江苏海洋文化赋能思政教育要做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一是要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海洋文化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任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海洋文化理论知识的相关培训,提升自身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引导教师自觉把海洋文化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同时,积极聘请海洋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开展系列海洋文化相关的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为海洋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提供智力支撑。二是要积极构建海洋文化网络课堂。随着教育群体的变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课堂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起江苏海洋文化网络课堂。具体而言,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开设海洋文化“慕课”,为学生了解江苏海洋文化提供便捷平台;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微平台充分开展与海洋活动相关的思政教育活动,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同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立或引进一些海洋文化网络数据库,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三是要积极打造江苏海洋文化社会实践课堂。实践课堂的打造,有助于学生实现身份上的“翻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具体实践策略而言,思政教师可以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走进渔村、港口,通过与渔民、船员的深入交流和实践体验,了解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高校团委可以通过海洋主题演讲、海洋微电影创作、海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此外,高校还可以打造竞赛课堂,定期举办海洋文化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通过参与大课堂,学生不仅可以有效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也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总之,加快推动江苏海洋文化与思政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刻认识江苏海洋文化赋能思政教育的价值、有效利用江苏海洋文化赋能思政教育的资源、充分拓展江苏海洋文化赋能思政教育的大课堂,可以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评论